前些日子隔鄰的小學生拿著課本跑來問我:「 以前葡萄牙人說台灣是福爾摩莎(Formosa)美麗的寶島, 為什麼現在報紙都說我們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很苦呢?奇怪耶!」 我差點回答不出來,就說:「那是從前啦!現在因為環境不好, 人民失業多,又加上有一個Bumbler總統,所以台灣更慘了。 」小朋友歪著頭問:「什麼是Bumbler總統?」「 就是笨蛋總統!」「哦!我知道了。」
百餘年前英國爵士艾克頓 (Acton)說過「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 ,並說即使帝王、教宗與一般人同樣是脆弱的而且會犯錯。 以此觀點看馬執政之後,黨、國資源一把抓,行政、立法全掌握, 但前四年只有「腐化」而已,現在竟已是「 絕對的腐化」了,令人嘆權力使人腐化之快。
經濟學人說馬是Bumbler,其實說的是一個絕對有權力的人, 卻腐化到無法改變國家的衰敗, 又無法以全民的智慧共同來思考如何脫困, 凡面對國事卻以小圈圈菁英式的一元決策為之,乖巧聽話的閣員才能生存,對於問題卻毫無解決之方法只會以拖待變, 或政策粗糙又不能集思廣益(至少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吧?) ,這樣為了專權而不負責任,不是腐化嗎?
鄉土是根;母親的名叫台灣!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