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娣(網路新聞評論員)
馬英九首次帶金溥聰一起出國訪問,可說是非比尋常。因為金位居國安大臣要津,光是本身的軍警特情報業務就非常繁重,何況兩人一齊出國無異形同「中樞中空」,難道事先不知乎?非也,乃是這趟極機密任務攸關馬金核心存亡之秋,故非一同前往不同,況且此又可閃避老共極精密的監控系統,有利兩人研商軍國大計,以及安全下莊之道。
從種切的蛛絲馬跡中,只知將在異國與美國國務卿凱瑞會晤;至於「興誼專案」亦只是掩人耳目,因為目前22個邦交國泰半已搖搖欲墜(像中南美的12個,已一半公開表態要和北京建交,成為老共勒索台灣的籌碼)。例如瓜地馬拉已有生變跡象,連這次訪問的巴拿馬(2009年便與北京暗通款曲),亦復如此(馬連邀宴的中華民國總統頭銜都沒有,變成外交笑話),2010年薩爾瓦多也動搖,現宏都拉斯也已不再派大使駐台,巴拉圭的轉向已指日可待。正如美國國防外交學者埃文‧艾理斯(Evan Ellis)所說,顯然北京已能「隨時剝奪台灣所剩無幾的國際外交合法性」!
馬英九在2008年,一上台卻把「活路外交」高唱入雲,毫無謀略,如今皆已不堪聞問,甚至邦交國的華僑會館亦均落入北京之手,連中華民國的國旗都不見了。如今接連派副總統或閣揆代表赴邦交國固誼,這種「臨時抱佛腳」,有用嗎?
馬金共管兩岸、國防外交,不僅外交拉警報,國防亦顯疏鬆。現在北京不但打壓台灣國際空間,還包括阻撓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經濟全面夥伴協定(RECP),以及和印尼或印度等國家簽署雙邊貿易協定等等,猶劍指東海、南海頻頻施壓;而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亦迫使馬表態,自是內外交困,更須設法突破難關,此也是金須隨侍在側的重要理由。
再者,美中對馬的互信不夠,像最近媒體報導,張志軍訪台前,美中官員和學者在紐約舉行的一場閉門會議中,都認為民進黨極可能在2016年重新執政。中方人士要求美方運用影響力讓民進黨放棄台獨立場;美方則建議中國為民進黨執政做好準備,不要重犯當年陳水扁執政的錯誤。
換言之,北京已不再需要國民黨穿針引線,可以動用自己的人脈在台灣進行訪問,即使明知道立法院和民眾會有抗議動作,張志軍仍要到台灣與「三中一青」溝通,與民進黨高雄市長陳菊會面,這都是北京估算利大於弊後的決定。
類此內外重重難關,自非馬金出國一趟就能迎刃而解,但儘管少算不如多算,然其內憂更甚於外患,何況2014、2016幾大勢已去,這恐怕才是真正的嚴重危機!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