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4000426-260109
短評 - 別抹黑石化業
2014年08月04日 04:10
本報訊
高雄氣爆事件的凶手到底是不是榮化?高市環保局長陳金德直指榮化丙烯外洩,且廠區壓力表有下降紀錄,判定百分之百是榮化惹禍。高雄經濟發展與石化業共存共榮,榮化如因丙烯外洩造成嚴重傷亡,自應負起責任,但社會各界不應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將所有石化業者當成殺人凶手,甚至趕走石化業,陪葬台灣經濟。
根據統計,台灣石化業近3年產值停滯不前,2012年為1.82兆元,2013年1.88兆元,今年預估微幅成長2%,達1.92兆元,占GDP比重初估約12%,上中下游就業人口近60萬人,石化業對台灣經濟的貢獻,絕對是重量級。
高雄市在民國60年代十大建設初期,政府即規畫以楠梓為中心,向外擴及仁武、大社、林園等石化專區,由於產業聚落成型,地下綿密的管線由廠區運送原料至各中下游廠,節省陸上運輸,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但過去10幾年,住宅區不斷延伸,與工業區混雜,老舊管線未隨時更新,以「補丁」貼貼補補,造成此次嚴重傷亡,值得警惕。
除高雄外,台塑集團六輕落腳雲林麥寮,雖礙於稅法規定,雲林縣政府在每年稅款分配上僅能分得6億元左右,但台塑集團年年撥出4、5億元贊助地方建設並提供就業機會,不過地方人士仍直指六輕造成當地罹癌率升高,石化業被譏為「生雞蛋嘸,放雞屎有」,對業者實為莫須有罪名。
氣爆事件爆出石化管線老舊問題,住宅區與工業區混雜,管線埋在人口密集住區之下,當務之急應通盤檢修所有地下管線,並建立監測系統,切莫無限上綱抹黑石化業,就事論事,才是理性之舉。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