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廣東生變
http://china.dwnews.com/news/2014-06-29/59483537-all.html
2014-06-29 23:48:50
【多維新聞】廣州市委書記 萬慶良 落馬的消息在6月末轟動了中國政壇。2014年6月27日,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同日被免職。
萬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第三位落馬的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也是十八大以來第32位、2014年以來第14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目前針對萬慶良落馬消息的分析,多集中於兩點,其一是作為廣東政壇本土官員的領軍人物,萬的落馬是否意味著中央對於廣東一直以來盤根錯節的本土勢力進行打擊;其二,此次萬慶良突然落馬,以及被中央直接帶走調查的情況,是否又暗含著可能涉及更重大案件的內幕?
萬慶良落馬為何起波瀾
不熟悉廣東官場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何萬慶良的落馬會引起如此大的波瀾。蓋因萬慶良絕對算得上備受關注的“明星官員”。他曾創下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最年輕的市長、最年輕的市委書記之紀錄,被視為敢想敢干的實力幹將。更何況,多年來南粵形成了一種“廣州市市長——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省長”的晉升慣性,而具有年齡優勢的萬慶良目前已走完了前兩步,江湖間早有傳言,指其極有可能沿著“前人之路”,邁向政壇更高處。

萬慶良的落馬被視作中央對廣東政壇本土幫派的“打壓”
不過萬的落馬讓這一切戛然而止。在事發當天的輿情當中,更多的分析將此事歸攏於中央對於地方幫派勢力的打擊。綜合廣東官場傳聞和香港《明報》報導,廣東本土的地方勢力主要分為客家、潮汕、廣府三大勢力,其中又以1949年後曾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的開國元帥葉劍英為代表的“客家幫”勢力最大。在改革開放後的1980至1990年代後,廣東本土的地方勢力一度發展到頂峰,廣東書記入政治局一度成為慣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中央開始壓制廣東地方勢力,李長春1998年空降廣東後,開創了“外來書記、本土省長”的模式,從李長春、盧瑞華,到張德江、黃華華,再到現在的胡春華、朱小丹(生在廣州的外省人)都是如此。而近十多年來,廣東遭整肅高官中,除深圳市長許宗衡是湖南人外,省人大副主任於飛、歐陽德、省政協主席陳紹基、副主席兼統戰部長周鎮宏、中山市長李啟紅、茂名書記羅蔭國、揭陽書記陳弘平、肇慶市長鄧耀華等,都是本省籍。
尤其是萬慶良,從經濟上說,廣州市市長一職在粵港澳地區一向是最受矚目,不僅是因為廣州這個中國第三大城市的經濟地位,也因為粵港澳地區的歷史文化共通性,使得廣州市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格局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因此,作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廣州市委書記的萬慶良一度被外界看好,或為廣東省省長候選人。
本土幹部好做官打“地頭蛇”猜想過度
萬慶良並非孤案,之所以外界將萬的落馬視作中央對廣東本土幹部的“打壓、整肅”,還源於5月9日東莞常務副市長梁國英被查,而梁是東莞唯一的本土幹部,此舉意味著東莞幹部皆已“外來化”,在當時被認為是胡春華破粵地方勢力之舉。不過僅以此來推定中央或者胡春華是有意借萬慶良來打破廣東政壇地方勢力,就流於了猜測過度了。
雖然前文列舉了廣東各個地方高官多出自本地的情況,不過大凡對中國政壇有所了解之人都明曉,中共自建國之初,對於整個官場的架構初衷就是省委書記多由中央選派,行政首長大多選自當地,省級常委班子和下行縣市的領導也是多省內異地調動、升遷,中央不過多干預。這種處理的一個好處就是省委書記的權力極大,再加上省委常委中軍方代表的勢力,“一黨一軍”的架構能夠有效地把控該省直接受制於中央。而省長和其他中基層幹部,由於是本地官員,當然會對本省的經濟、社會狀況有所了解,不會出現政策制定“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
據統計,這種“外來書記,本土省長”情況,在政治版圖中頻繁地被適用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大的民族自治省,以及貴州、甘肅等省內的民族自治州。再有兩個特點鮮明的代表省份就是“經濟重地”廣東和上海。例如廣東,雖然外界一直在說廣東地方勢力盤踞的一個例證就是省長一職緊攥在手,未曾旁落外地人。但是自1991年至1995年擔任一個任期的朱森林卻出身於上海官場。
相比廣州,上海政壇“水潑不進”的情況更為明顯,從1981年汪道涵開始,直至今天的楊雄,33年8任上海市長都是上海本地人或者來自受到滬影響輻射的寧波地區,並發跡於十里洋場的官員。
既然廣東“外來書記,本土幹部”並非孤例,萬慶良被捕,中央意在打擊粵本土幹部一說也就無從談起。當然,廣東官場本土幹部與外地干部矛盾重重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早就有廣東官場的人士向多維新聞分析,廣東官場弊病沈痾已久。該省的本土幹部人數眾多,且鮮有外調。他們在廣東經營已久,利益關係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個看似牢不可破的巨大關係網。廣東今天最大的問題,是中基層幹部“本土化”過於嚴重,文化排外情緒濃厚。但這是後話,如果僅僅是看萬慶良落馬,最終還是應該歸於中共對於反腐不可“帶病升遷”、“有案必查”的態度。
“中央突然調查”背後的猜測分析
很多人手裡的當日報紙還散發著油墨味,就在那上面,身為廣州市委書記的萬慶良還在前一天的會議上提出要求:自我批評“辣不怕”,相互批評“不怕辣”。這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一邊是機關報還在刊登一把手的重要活動新聞,一邊是中紀委以雷霆之勢已公佈其落馬。
在對於萬慶良事件海內外的輿論中,曾經一度掀起高潮的是網傳的一張說明文字為“萬慶良離開會場”的照片。照片中,一名身著白色襯衫、黑色西裝褲,貌似萬慶良的中年男子,由一棟建築物中走出來,周圍有幾名疑似身穿制服的男子圍繞。不過,此照片隨後被媒體人羅昌平予以否認,他表示:“從多個渠道得知,圖中並非廣州書記萬慶良被帶走時的照片,位置不對,無法拍照,除非清場。知情人士介紹,當日宣布雙規後,萬被多人擁簇從省委一號樓常委會議室出來,沒有經過庭院,專梯下到停車場趕往機場,通過貴賓廳進入清空的頭等艙。老萬沒有圖中這般神情,走路不太穩,一直由兩人攜扶。”有消息稱,這照片是萬慶良在王老吉研究所植樹時的照片,後面跟的是廣藥集團的領導團隊。
其實這張照片不是新聞,照片的真假也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目前各方消息所透露出兩個信號,一是萬慶良在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情況下被突然帶走的。二是調查人員來自中央,萬根本沒有在廣東滯留,第一時間被帶離。雖未言明,其中暗含的“風雨欲來”的感覺躍然紙上。
這種“突然”和“高級別”也得到了官方的確認。據廣州大學官方表示,萬慶良原本安排當天下午5時到該校就藝術學校等專案考察調研。就在校方忙著準備接待工作時,下午3時,校方接到考察取消的通知。一個小時後,中央紀委網站公佈調查萬慶良。而廣州媒體圈內流傳,當天下午1時,萬慶良被通知到省委開常委會,近4時左右在省委1號樓被帶走。不過,記者未能從官方渠道確認這一消息,但據接近萬慶良的人士證實,萬慶良在27日上午還參加了省委常委會。
對於這種看似的“突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必然”和“慣例”。
第一,萬慶良在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情況下被突然帶走,是否特殊。對於此情此景,《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毫無徵兆的動作、又快又穩的手段,就是要斬斷貪腐官員的僥倖心理,形成有效的心理震懾。伸手必被捉,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誰貪污腐敗,誰就是下一個被突然帶走的人!”當中共最重要的喉舌在大談特談這種“突然”時,按照中共行事規律,那這個情況背後也就沒有太多的“政治隱秘”。更何況,這樣的情形似曾相識,今年3月22日,中紀委網站宣布江西省副省長姚木根接受調查時,同日的《江西日報》還刊登了其工作文章。如果再加上此前另外落馬的三名高官,包括“副國級”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此般完全打破既有規則、不按常理出牌的反腐動作,恰恰說明中紀委漸露崢嶸,或許王岐山此前的“神隱”一個月正是在為此“破局”。
第二,高規格的拘捕萬慶良又是否“暗含機鋒”?事實上這也沒有太多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作為省部級高官,中央直接管理幹部,對於萬慶良的審查與雙規,必定是由中紀委直接出面處理,而不會委託給地方紀委。更何況,通過薄熙來案、李春城案等中共高級幹部案例推演,在對於省部級幹部的調查和審理中,必定是延續異地調查、審理的慣例。廳局級幹部腐敗案件大多進行省內異地審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員利用在其任職地區的權力影響案件的偵查和審判、妨礙審判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誰是“五羊城”的接任者
雖然對“萬慶良案”所折射出這麼多信號進行了分析,儘管其中大多是“慣例”、“常態”,但亦有特殊之處值得觀察。集中體現在“萬慶良的接任者是誰”問題上。
事件發生之後曾有傳萬慶良的位置將由現任廣東省委副書記馬興瑞兼任。馬興瑞2013年11月才在工信部副部長的任上,空降廣東擔任省委副書記,接替了另一名廣東本土幹部朱明國,當時外界都覺得事有蹺蹊。尤其是朱明國在過去3個月中未曾露面被傳受查,不過當時廣東官方隨後澄清朱是在中央學習。名為學習,這3個月間朱扮演了什麼角色,馬興瑞在未來又將於廣東官場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待馬接任之後需要進一步觀察。
亦有消息透露今年5月份剛剛從佛山市委書記任上調赴廣州市委專職副書記的李貽偉可能接替萬慶良之職。李接替的方旋,剛剛在5月廣東打擊“裸官”風暴中,因“裸官”問題提前退休。在萬慶良時代,廣州黨委“一正兩副”模式中,萬慶良、方旋和廣州市長陳建華各佔其一,今天萬、方一個被查,一個早退,可見廣州官場問題之大。對於馬興瑞和李貽偉,如果馬前往廣州,那將是以省委副書記、中央委員之尊兼任廣州市委書記,省政法委書記,雖是中央外調官員,但仍有“權力過大”的嫌疑。
如果李貽偉接替萬,且不說李在佛山的經驗使得他在廣州官場不會束手束腳,也能夠打消今天粵政壇“人心不平”的局面,接下來的操作只需再從地方調任一個專職市委副書記進入“五羊城”輔佐李即可,不必大動干戈。無論如何,結合近期官場反腐、東莞掃黃、掃毒、政壇打擊裸官等一系列事件,是否中南海真的要對沈痾已久的廣東官場進行了一場“大清掃”,猶可盼也。
(王雅撰稿)
肥皂箱上竟無《言論自由》寧非21世紀台灣怪談?
掛羊頭賣狗肉的XX勾當 可以休矣!
企圖藉勢藉端壓迫別人妥協或低頭的人 令人心寒與不齒!
(詳見http://blog.udn.com/ray35/450221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