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閱讀了這篇文章深覺有趣,每想起來就笑開懷,一起看看吧。
三少四壯集-小學生情書走紅
孩子作文「吐真言」,人小鬼大,為情而牽,字體稚嫩,從容落筆,「作文即說話」,「我手寫我心」,理當鼓勵。
2013-12-30 中國時報 【江迅】
「就是因為她,我的成績從高高的樓上摔了下來;就是因為她,我從土豪變成了窮人……」近日,一篇題為〈這件事使我煩惱〉的小學生「情書」作文走紅網絡。發這條微博的中國浙江省溫州人葉小姐,家住龍灣區,是幼園教師。她稱,這是她弟弟語文期中考試作文。弟弟才12歲,小學6年級。作文裡提到向班級某女孩「表白」的事是真實的,此前弟弟曾將心中的秘密告訴過她,沒想到弟弟毫無顧忌地將秘密寫進作文。
葉小姐說,早前弟弟悄悄拿著一份語文考卷要姐姐作為家長閱後簽字。姐姐問他為什麼不讓爸媽簽字,弟弟說不是成績考差了,是因為那篇「情書」作文,怕遭父母罵。弟弟在作文中說,他兩次向那女同學表白,都遭拒絕,弟弟很傷心。做為姐姐此前沒耐心聽弟弟傾訴,以致他把情緒發洩在試卷中,她頗感內疚。
最近,在網絡上無意中讀到多篇「小學生情書」(都有圖片為證)。有一篇以鉛筆寫成,筆跡稚嫩工整,以詩經格式啟頭:「初見有女,白衣長髮。顧盼笑兮,於心自喜。自比之後,念及心動。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遣詞用句到位,文筆辛辣老道,隨後的描述中,又不時流露童孩心思:「右後劉小眼,上課之時屢屢窺覬於你,其心有奸。前座王胖,無事回頭,詐獻殷勤,非奸即盜之心若揭。」文章結尾寫著:「時值七夕,每聞牛郎織女相會,感不自禁。你我豈不是被考分相隔,正如迢迢河漢,相見不能會亦,每每遠眺,心內淒然,蒼天捉弄,人艱不拆」。
小學生的古義情書,令網友們狂呼「神文」。我想,如果我是語文課老師,就給他99分。不過,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質疑:如此文采,實在不像出自小學生之手。如果不相信那篇「古義情書」是小學生所為,那這篇「六年級二班王樂樂」寫的作文「情書」有照片為證:題為〈你〉,是王樂樂寫給一個叫「菜菜」的女生的。
王樂樂在情書中提到5.12地震時,曾拉著菜菜逃出地震現場,但兩小無猜,如今卻不得不分離,菜菜跟著全家遷往北京。傷感的王樂樂在情書中提到當下最火的泡妞利器「石頭心」,「你走了,我沒什麼好送給你,河邊也撿不到一顆像心一樣的石頭。我沒得網銀,所以上不了淘寶去買」。菜菜走後,王樂樂稱還會故地重遊,去兩人以前常去的地方吃飯,他煽情感懷:「我還是會點兩個人吃的量,雖然有點多,但總有一天會吃完,因為會習慣沒有你,因為我會長大」。該封「情書」令一眾網友哭讀,被稱為「史上最感人告白」。
情書,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對其曾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美妙感,簡單的白紙黑字訴說了最初的美夢。對小學生情書,網友意見大致分為五派:讚歎派、質疑派、憂心派、追憶派、尊重隱私派。
孩子作文「吐真言」,人小鬼大,為情而牽,字體稚嫩,從容落筆,「作文即說話」,「我手寫我心」,理當鼓勵。現在的孩子青春期提前,對異性萌生好感,又實實在在「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於是在作文中大膽表白「秘密」。其實,孩子借「情書」表述內心,並非一定是成人眼中的前世今生、緣定當下。為什麼就不能給孩童一片寧靜藍天,讓他們表達和異性交往的美好情感。成年人睹文應反思,聞聲當求變,不能一味指責,要成為孩子傾訴對象,也為孩子保存一段童年的純美傻事。
民國一百年時台北縣政府曾舉辦了小學生的作文比賽,首獎的小六生文筆通暢如行雲流水,一點不輸成人…真叫老倫家汗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